潤滑油性能下降或變質會導致發動機零件的加速磨損,對引起
安徽潤滑油性能下降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預防措施,以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
發動機潤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標
發動機潤滑油(也稱為機油)在發動機中循環流動,起到了減少動配合表面的摩擦磨損,帶走摩擦熱及磨損產物,起到冷卻、凈化、防氧化腐蝕和密封摩擦表面的作用。發動機對潤滑油使用性能要求比較苛刻,作為發動機使用的潤滑油需要具有以下性能。
1.潤滑性潤滑性是指發動機在各種狀態下工作,潤滑油都必須達到使用要求,都要具有良好的降低摩擦、減緩磨損和防止金屬燒結的能力。因此,潤滑油中要添加油性添加劑和抗壓添加劑。
2.黏度液體在外力作用下移動時液體分子間產生內摩擦力的性質,稱為黏度。黏度還表示油膜厚薄的程度。對于潤滑油來說隨著環境溫度、工作溫度、機械負荷和轉速的變化,對黏度有著不同的要求。黏度是機油的主要指標,也是機油分類選用的依據。黏度必須適中,黏度過大時,發動機啟動困難,啟動時易出現干摩擦或半干摩擦,多消耗能量,降低發動機功率,加大汽缸磨損,冷卻和清潔作用也會降低。黏度過小時,無法形成足夠厚的潤滑油膜,機件得不到正常潤滑,加大磨損,同時機油的密封性能降低,消耗量增大。潤滑油膜過薄還容易讓油液過早的氧化。如使用的是單級黏度機油,在保證發動機正常潤滑的前提下,應盡量選擇黏度低一些的機油,以保證熱機后的潤滑效果。
3.黏溫性機油黏度隨溫度變化,溫度升高黏度變小,溫度降低,黏度增大。油液這種因溫度升降而改變黏度的性質稱為黏溫性。普通潤滑油的這種特性正好和發動機對機油的要求相反。機油黏溫性指數愈高,機油黏度隨溫度變化就愈小。因此黏溫性指數高的機油符合發動機特性需要。實際上機油諸多指標中重要的指標就是黏溫性。好的黏溫性可以保證良好的潤滑效果和啟動性能,可以防止油液過早的氧化。
4.凝點受冷后,機油開始失去流動性的溫度為機油凝點。機油的凝點過低,影響發動機冷車時的啟動性能和冷車時潤滑性能。
5.抗氧化安定性發動機潤滑油與氧相互作用反應生成氧化產物,改變其物理和化學性質的過程,稱為發動機潤滑油氧化。機油氧化速度主要取決于機油的化學組成、溫度以及與空氣接觸面積的大小和金屬的催化作用。溫度越高,油層越薄,機油抗氧化安定性越差,產生的膠質就越多。發動機潤滑油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6.抗腐蝕性發動機潤滑油抵抗腐蝕性物質對發動機金屬零部件腐蝕的能力,稱為發動機潤滑油的抗腐性。發動機潤滑油應具有良好的抗腐性。發動機潤滑油抗腐性的評定指標是中和值或酸值,同時還要進行相應的潤滑油試驗。
7.抗泡沫性發動機潤滑油消除泡沫的性質稱為發動機潤滑油的抗泡沫性。泡沫會造成穴蝕、氣阻,造成供油不足等,所以要求發動機要有良好的抗泡沫性。
8.灰分機油在規定條件下燃燒后所留下的未燃燒物質,即在相當高的溫度下不能揮發和燃燒的物質叫灰分。灰分會增加發動機的積碳,增大發動機的磨損。